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自然界中 , 大多数群居动物都有一个首领 , 比如狮王、水牛王、猴王等等 , 在这些动物中首领的更替通常是通过挑战决定的 , 没有所谓的世袭制 。
但是 , 狼虽然也是群居动物 , 在狼群中也有首领 , 但是狼群的首领是由一对原始的狼夫妇共同担任的 , 而不是单一的雄性或者雌性 , 因此狼群的首领更替与其他群居动物截然不同 , 而且即使“狼王”死亡 , “狼后”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。 下面 , 我们就来看一下 , 假如狼王死亡 , 狼后的选择 。
狼王死后 , 狼后的选择之一:另选新“夫”
在开始我们说过 , 狼群的首领结构与其他群居动物不同 , 因为它们是由一对成年狼夫妇共同组成的 , 从地位上看 , 大多数时候 , 狼王和狼后都是平起平坐的 , 它们会在猎杀完动物后 , 共同拥有优先进食权 , 在指挥狼群成员方面 , 二者的权威性也是一样的 。
在狼后怀孕后 , 这种平等的地位会被打破 , 因为此时狼后拥有着绝对的优先进食权 , 这个绝对要在狼王之前 , 所以从整体上看 , 狼后的地位要比狼王略高 。
狼在自然界中死亡的原因除了人为的猎杀外 , 最大的因素有两个:虎的捕杀和不同狼群之间的冲突 , 其中虎的捕杀主要发生在狼与东北虎重合的区域内 , 而不同狼群的冲突则是存在于所有野生狼栖息地内的 , 早在20世纪 , 美国曾经对两个洲国家公园中的狼死亡原因进行过调查和分析 , 结果发现有14-65%的狼来自于同类相残(不同狼群间) , 在这些死亡的狼中 , 就有“狼王” 。
通过动物学家们对野生狼的观察发现 , 有超过一半的狼后 , 在狼王死后会“另结新欢” 。 不过 , 这里有两个问题:狼群的其他成员为何不趁虚而入?狼后另结新欢的选择性?
首先 , 我们看狼后对新配偶的选择性?狼后在狼王死后 , 很快就会另结新欢 , 但是它很少会从自己原本的狼群中找合适的对象 , 而是从流浪的孤狼中寻找 。 这些流浪的孤狼基本都是为了拥有繁殖权利才离开原狼群的(狼群中只有头狼夫妇具备繁殖的权利) 。 此时 , 狼后会挑选相对强壮的流浪公狼 , 重新组成“首领组合” , 继续领导狼群 。
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何狼群的其他成员不会趁虚而入?狼王死后 , 仅剩狼后自己 , 而母狼本身就比公狼要小 , 所以狼群中的其他公狼按理说是有机会谋权篡位的 。 为何它们不趁虚而入呢?这与狼群的结构有关 。 狼群是以头狼夫妇为单位做成的群体 , 整个族群分为三个等级 , 除了头狼外 , 还有贝塔狼 , 它们是头狼夫妇的后代 , 最后是基层狼 , 它们是从流浪的孤狼吸纳进来的 , 在狼群中地位最低 。 因此 , 作为贝塔狼 , 它们不可能赶走自己的母亲 , 自己独占王位 , 作为基层狼 , 有狼后和贝塔狼的约束 , 它们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。
小结:狼王死后 , 狼后通常会从流浪的孤狼中找新的配偶 , 不从自己族群中找的原因是第二阶层的狼是自己的孩子 , 这样会近亲繁殖 , 而最基层的狼 , 狼后也压根看不上它们 。 而狼群其他成员不会趁虚而入的原因与第二阶层的狼是狼后的孩子 , 最底层的狼与其他狼没有血缘关系有关 。
狼王死后 , 狼后的选择二:“离家出走”
在狼王死后 , 一半以上的狼后会选择继续留在狼群中 , 然后找新的配偶继续的控制狼群 。 但是 , 也有一小部分的狼后会选择离家出走 。 显然作为一种群居食肉动物 , 继续待在狼群中 , 对狼后是更有利的 , 为何它们会选择“离家出走”呢?原因只有一个:狼后怀了狼王的孩子 。
当狼后怀了狼王的孩子 , 狼王死后 , 狼后通常会离家出走 , 这是因为狼后继续留在族群中 , 是很快就有公狼与自己一起扛起整个狼群的重担 , 但是怀孕的母狼是没有流浪雄性原因与之为伍的 , 因为流浪的雄性狼之所以流浪就是因为在狼群中没有繁殖的权利 , 它是出来繁殖的 , 找一个怀了其他狼后代的母狼 , 显然有悖于它们离群的初衷 。